400-6622-691
一根重達3噸被磨損的瓦楞輥,如果廢棄重新購置,造價18萬元,制造周期需要30天;而經過再制造加工處理,僅需兩天時間,費用7萬元,且使用壽命提高3倍。在位于蕪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鼎恒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再制造技術的神奇讓人大開眼界。近年來,蕪湖市再制造產業悄然興起,推動循環經濟向更高層級邁進。
與制造新品相比,運用再制造技術可節約材料70%、節約能源60%、節約成本30%~50%,在倡導低碳經濟、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今天,再制造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12年7月,程敬卿帶著再制造應用研究領域多項原創性科技成果落戶蕪湖高新區創元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在短短兩年時間內迅速崛起,公司產值由當年的100萬元發展到13年的1000萬元,14年預計產值可達1個億。
作為高科技朝陽產業,近年來,蕪湖再制造產業風生水起。在繁昌縣荻港鎮,一個以再制造為主導,以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和機床再制造為重點的蕪湖循環經濟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中并被列入省“861”項目。該產業園10平方公里的起步區自2012年10月啟動以來,已有總投資16億元的鑫港廢鋼及廢舊輪胎加工、10億元的比亞迪廢舊鋰電池回收再利用、5億元的格力廢棄電子電器循環再利用等一批項目簽約落戶。產業園還與中國再制造產業聯盟共建了再制造技術研究院,建立了全國循環經濟發展領域重點聯系專家庫,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再制造工程專家徐濱士為園區首席顧問并籌建院士工作站。目前,該產業園正著力構建“五大平臺”,即國家級再制造檢測與認證平臺、國家級循環經濟產學研平臺、全國最大的再生資源交易平臺、國家級再制造產業孵化平臺、華東地區首個再生資源期貨交易平臺,以此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循環經濟及再制造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產業孵化。截至目前,該產業園共簽約落戶項目8個,總投資155億元。計劃到2015年,起步區建設規模達3平方公里,力爭實現產值200億元。
再制造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其最大特色和亮點就是“再利用”和“資源化”。作為機械制造及使用大國,我國未來將有大量機械產品面臨報廢,這是再制造產業的機會,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加快轉型升級、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中,“再制造”可以有更大作為,也具有普遍推廣意義。